技术动态

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山东原材料产业发展新局面

技术动态发布时间:2023-02-15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山东原材料产业发展新局面

今年以来,在原材料工业司的有力指点下,山东原材料工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掌控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围绕钢铁去产能、取消 地条钢 、清算电解铝、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错峰生产、新材料产业培养、禁化武核对、稀土核对等工作,突出定向、精准、有度,倒逼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再造山东原材料工业新优势。

(1)原材料生产整体稳定。1⑴0月,全省范围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7%,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与前3季度持平;全省工业累计增速创2015年3月份以来最高水平。原材料重点行业中,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分别加速各行业落实“产—学—研”增长8.1%、3.9%、2%、0.2%,行业增加值降落3.1%。主要产品产量中,粗钢、平板玻璃、轮胎产量分别为6092.3万吨、5954.2万重量箱、39122.3万条,同比分别增长5.82%、8.8如选择应用才会显示)、大变形(如选择6%、5.94%;受错峰生产和清算整理影响,水泥和电解铝产量分别为13099.5万吨和648.4万吨,分别降落0.81%和7.2%。

(2)经济效益整体好转。1⑼月,全省范围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比去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285.5亿元,同比增长12.7%,分别比去年同期、1⑻月提高12.5个和1.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延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受大宗商品价格延续上涨因素拉动,原材料行业效益延续回升,石油加工、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5.12%、25.64%、17.81%、125.22%、18.9%,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幅提高近9个百分点。

(3)供需关系明显改良。随着去产能、取消 地条钢 、清算整理电解铝、错峰生产等措施力度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2季度,全省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9%,为近3年来最高水平。原材料行业下行态势好转,企业亏损面和负债水平降落。1⑼月,、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降落47.82%、44.6%、49.91%、31.15%和13.96%。

(1)提早完成2017年度去产能任务。在2016年压减生铁、粗钢各270万吨的基础上,依照去产能3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我省及时调剂2017年压减任务,全年压减粗钢产能527万吨、生铁175万吨。截至9月底,已全部关停有关产能装备。11月份,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同时,我们主动加压,推动济钢有序关停退出。6月29日,济钢启动产线停产工作,到7月8日全部关闭停产,退出炼铁产能567万吨、炼钢产能640万吨,近2万名职工妥善分流安置,成为全国大型企业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全省产业结构进1步优化,市场环境进1步改良,生产效益大幅回升。粗钢产能利用率到达87%,比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

(2)美满完成取消 地条钢 任务。省政府召开了电视会议并连发4个紧急通知,就打击取消 地条钢 做出安排部署。在国家取消 地条钢 4个完全 的基础上,提出了 5个完全 的要求,利用用电大数据监控、突击核对、暗访暗查等方式,展开全覆盖、无死角地 地毯式 排查,坚决取消 地条钢 产能675万吨,遭到国家第5抽查组的高度肯定。同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印发《关于建立打击 地条钢 工作长效监管机制的通知》,在落实各级地方政府监管责任的基础上,发挥省化解多余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机制作用,对大众投诉举报和各部门平常监督检查来发现的疑似 地条钢 企业,1经发现立即组织跟踪核实,杜绝 地条钢 死灰复燃。

(3)全面展开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为从根本上解决化工产业特别是危化企业的安全问题,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前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基础上,展开2017年至2022年、为期5年的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依照先急后难、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要求,展开攻坚行动,努力提升化工产业安全水平和整体素质,构成规范化、制度化长效机制。6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会议,省委刘家义书记,龚正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10月27日,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

(4)全脸部署错峰生产工作。根据国家和省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攻坚方案,会同环保部门下发通知,就组织好今年错峰生产提出要求。各市结合实际情况,依照 1企1策 原则,制定了错峰生产方案,明确错峰生产企业名单、停限产设备及时限、停限产方式等,并实行台账式管理。11月14日在省经信委网站对参与错峰的870家企业进行了公告,接受社会监督。12月1日⑵日,会同省环保厅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各市错峰生产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同时,积极支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牵头制定行规行约,调和催促企业加强自律,自觉履行错峰生产的约定,实行企业社会责任。

(5)新材料产业迈出新步伐。今年是我省新材料产业强基固本、务实创新的1年。1是制定了 1351 新材料工程,即到2020年,培养引进1000名新材料高端人材、打造30个新材料重点示范项目、培植50个新材料重点骨干企业、构成10个新材料特点产业基地。对入选的示范项目,省财政给予1定的资金支持。2是前后召开了全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工作会议和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座谈会,约请国家新材料咨询委员会专家授课,并组织山东南大学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座谈研讨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建立了全省新材料领域专家库,为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3是积极做好国家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宣贯工作,会同省财政厅、保监局联合转发了通知,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近期,又会同两部门下发《关于展开2017年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工作的通知》(鲁经信字〔2017〕188号),启动了省级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工作。4是创新平台有了新突破。山东省石墨烯产业化示范基地7月份在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挂牌;经工信部批准,由济南圣泉团体股分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中国石墨烯改性纤维及利用开发产业发展同盟已于10月份挂牌成立,目前同盟单位已到达80多家。南山铝业在民机铝材方面实现重大突破,7050合金板材通过波音公司认证。

(6)行业管理迈上新台阶。省政府出台了加快建材、有色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文件,主动压减存量产能,退出低效产能,加快转型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对56家稀土生产、流通企业,展开稀土督查 回头看 ,对发现的40余条背法背规行动进行了严肃查处和催促整改。认真组织展开监控化学品平常监控与管理,4家企业顺利通过国际核对。配合工信部在莱芜展开了全国首例 双随机1公然 禁化武检查工作。

整体思路是:全面贯彻(3)可调缓冲阀中钢球与球座不密合落实党的109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骨干传统制造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做好加减法,1手抓去产能,为先进产能腾动身展空间,1手抓新材料,在创新驱动上实现新突破;努力构建原材料产业管理 3个 体系,充分发挥原材料工业对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持作用,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山东新工业作出贡献。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

(1)坚持 有退有进、做好加减法 ,推动传统原材料工业结构调剂、转型升级。减法,就是抓好去产能、打击 地条钢 、组织好错峰生产。根据《山东省推动行业化解多余产能实致使3月份挤出机出口金额急剧下降;随着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逐步减弱现脱困发展实行方案》,对2018年去产能任务进行对接。加法,就是不断培养原材料新动能。深入传统重点原材料产业调查研究,分行业提出管用的转型升级思路和措施。突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行 原材料 +互联网、+新技术、+绿色环保行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更加重视采取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产业重组和优化布局,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

(2)实行 1351 工程,大力发展新材料。在人材培养方面,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优势产业,研究探索采取用人单位和财政共同资助等方式,借助全省企业家培训、省外专局国外培训等培训渠道,在全省提拔1000名有培养前程的专业技术人材和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内高校进修,赴国(境)外进行短时间培训和研修。利用3年时间将我省高端新材料产业人材全部轮训1遍,提高专业技术人材队伍气力。在示范项目方面,评选30个左右在国内同行业居领先水平的省级新材料研发利用示范项目,省财政专项资金给予1定的资金支持,增进全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在培植骨干企业方面,培植50家左右,主营收入50亿元以上,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自主品牌响、综合效益好的新材料重点骨干企业,每一年挑选、动态公布,激起企业争先创优积极性,发挥骨干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在打造特点产业基地方面,推动新材料产业调和发展、错位发展,构建竞争有序的新材料产业整体魄局,提升济南都市圈、半岛城市群等重点区域的新材料会聚水平,打造10个特点鲜明、产业配套齐全、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和若干产业集群。

(3)建立 3个体系 ,提升原材料产业管理水平。1是建立监测分析体系,当好顾问服好务。和统计部门做好衔接,建立完善全省新材料产业调度统计体系,为行业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根据。深入企业生产1线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偏向性、苗头性问题,学习研究国内外原材料产业发展规律,分析原材料市场情况,研究提出政策措施建议。2是建立服务支持体系,增强管理的厚度和深度。加强原材料第3方机构培养发展,推动成立新材料行业相干行业协会、学会、同盟,规范、提升第3方机构服务项目和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全面做好原材料产业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持。3是建立考核鼓励体系,激起干事创业的内生动能。对内,围绕委中心工作,分解落实任务,提出责任时限和要求;对各市,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年终考核评价,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对社会组织,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购买服务项目质量,多措并举,调度各个层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